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年跨越腾飞,改革开放让这片土地充满新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回顾四十年风风雨雨,是感叹,更是激励。我们不由得感叹岁月飞逝,沧海桑田,家乡旧貌换新颜;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也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在“四史”学习教育期间,教职工第一党支部党员们纷纷有感而发,主动分享了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用身边的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大刀阔斧披荆斩棘,上海浦东华丽转身
beat365第一党支部党员周依妍的家乡在上海浦东,自1990年4月中央决定开放浦东新区之后,浦东新区迅速开始发展,她是和浦东共同成长起来的。从一片阡陌交错的农田和破旧的棚户区到功能集聚、要素齐全、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城,上海浦东新区的亮眼变化,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云际会。
(周家渡)
30年来,这里诞生了众多中国“第一”: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在全国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收个保税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目前,已有6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浦东。浦东构建起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金秋也是一名浦东人,她出生在金桥。20年前的金桥,还是上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镇,无人问津。但现在的浦东金桥镇,已成为了浦东发展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其道路绿树成荫,酒店、公寓、大型超市、医院等星罗棋布,提供了完善的城市设施配套。高品质的社区商业,文化艺术中心、小型书店、健身馆、创意咖啡馆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东西文化和谐交融。
(原金桥镇)
(现金桥镇)
在浦东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金桥不断迎来新的挑战——不仅是浦东“南北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还承载着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两大国家战略,担当着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园区的使命,肩负着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重要承载区和亮点所在的重任。同时,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金桥地区将成为上海市级副中心,也就是上海主城的九大副中心之一。
老街动迁,霓虹点亮太原夜空
燕晓霞的家乡在山西太原,太原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
改革开放以来,太原的变化是惊人的。透过记忆,狭窄单一的道路被层次丰富的立交桥所取代;过去昏暗寂静的道路,被亮化的霓虹装扮得妩媚动人;昔日臭气熏天的排水沟变成景色怡人的汾河公园……,更有一些街道、建筑、交通工具等只能从老照片上找到些许回忆。太原市许多老街、老巷、被拓宽,许多老房子在城市建设的高潮中“寿终正寝”了。这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铿锵步伐。
整装再出发,震后唐山重焕光彩
支部书记刘建明是河北唐山人。1976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并没有压垮英勇顽强的唐山人民。改革开放的前10年,唐山都在处于边恢复边建设时期。1986年恢复建设基本完成后,唐山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98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第一个翻番;1994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606亿元;农业全面发展,果菜、乳业等六大龙型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人均收入也在同步增高。
2010年,是唐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提出了“三个努力建成”的重要指示,给唐山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一港双城”的大格局形成了,在建设的过程中,依托优质海洋资源,逐渐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的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了唐山城市现代化和国际水平。同时,政府也对南部采沉区实施综合整治,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南湖AAAA级景区,并在南湖成功举办了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唐山依托改革开放的良好政策,从无到有的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也为唐山人创造了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从绿皮火车到飞机高铁,家乡不再遥远
对于13岁离家从艺求学的周楠而言,谈起对家乡的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一张张往返于学校和家乡之间的火车票和飞机票。
2005年的初秋,那时她的家乡还没开放针对民用的机场。要到考取的中专去报道,先要起个大早,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坐上家乡到北京历时四个半小时的绿皮火车,打上几十个盹。满头大汗地找到转乘列车候车室,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又要急匆匆地赶上下一班火车,硬座十来个小时,才终于到达目的地。而遇上返程高峰期,买张站票站个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2013年开始,周楠的家乡的民用机场开设了直飞航线,而上海到家乡的距离,也随之缩短到了两个小时。在那之前似乎从没体验过,一顿早餐加几页报纸的功夫竟就能与家人团聚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让周楠不禁感叹。时代在进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林男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老家是福建省的一个县城。在她儿时的印象中,那时身边私家车还很少,老百姓去福州或厦门等省内较大城市只有乘坐长途汽车这一种交通方式。20年前,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次去北京参加舞蹈比赛,当时她的母亲带着她乘坐火车前往,全程需要两天一夜的时间。
而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家乡也日新月异,旧城区进行了改造,建起了各种新楼房,在交通方面的发展也格外突出。一方面,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她所在的县城也建起了动车站,前往省内的主要城市既快速又方便,城市与城市之间仿佛没有了界限,从她的老家前往北京也只要十个半小时,相较于当年的两天一夜,林男不禁感叹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制度的先进性。交通的发展是国家各方面发展的一个体现,反之,交通的发展又能带动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最根本最直接的受益方是广大人民群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魅力湖北建成宜居新家园
张诗羽是湖北武汉人,小时候对东湖风景区的印象就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有山有水,就是湖水有些臭,夏天老能看到翻肚皮的鱼。
改革开放以来,环境保护成为共识。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东湖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2016年12月28日,东湖绿道正式建成开放。东湖绿道在建设之初就立意:少些人工雕琢,多些自然野趣。在规划设计上,将生态修复作为重点考量,同时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规划了13条生物通道,保护上百种野生脊椎动物栖息地。东湖绿道不仅有主题绿道,还有特色跑道,职业自行车赛道,海绵绿道等。整片区域取消了以前的多条公交线路,市民出行也实现了真正的低碳。
现在的绿道已然成为了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片。不管什么天气,东湖绿道成为了武汉市民的出行首选,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能看到武汉市民的身影,有骑行的、散步的、郊游的等等。春天的绿道生机盎然;夏天的绿道消暑降温;秋天的绿道金风玉露;冬天在绿道喝茶赏梅,好生自在,心驰神往。
同样在湖北的张玉玲,她的家乡宜昌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四大美女之一昭君的故里,素有“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宜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代同步伐,创造了一个个建设发展的奇迹,实现了由峡江小城向水电名城的华丽转身。四十年后的今天,宜昌山水人文和谐统一,绿水青山的宜昌已然成为人们宜居的新家园。
上海戏剧学院beat365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供稿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