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舞蹈界力破“演”优于“编”:《生息》带来不一样的民族风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09 浏览次数:318

  青稞地里藏族妇女在快乐地耕作、带着面具的藏民对神秘精神力量的不懈探索……4日晚,一台融入当代舞蹈家们理解和感悟的藏族舞蹈诗《生息》亮相“上海之春”舞台,给上海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民族风。

 

  这是在“上海舞蹈青年编导实验剧场”这个舞剧创作的新平台上诞生的最新作品。

 

  据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董林介绍,去年,上海舞蹈家协会组织了来自不同单位的十几位年轻编导,到四川,到云南的藏区,跟当地的一些优秀的编导,民间艺人,去深入的交流学习。

 

  然后根据藏族当地的一些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把它融入到创作的灵感里,经过几次的打磨,创作出今天这部非常富有西藏,藏族文化特色的这部舞剧。

 

  在上海舞蹈界,“演”优于“编”是不争的事实,缺乏出色的本土舞蹈编导人才,成为制约上海一流舞蹈作品问世的“瓶颈”。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董林表示,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该协会与有关院团、学校合作,在开设讲座等的同时,鼓励、组织青年编导到云、贵、新疆等地采风;同时积极为青年编导、舞界新人搭建新作展示平台。“上海舞蹈青年编导实验剧场”就是其中的创新举措之一。针对青年编导有些断层的现象,上海舞蹈家协会也好,上海宣传部也好,都有一个培养青年导演人才的计划。我们会组织一些青年编导到一些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方去进行交流学习,回来后大家根据看到的、学习到的、民族的东西,把它融入自己的思想,然后把它编创出一台舞蹈。(摘自中国新闻网)

 

 

 

XML 地图